其实今天去同济招生处咨询的时候真的多有感触的,我觉得确实是最后一次这样坚定了我“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决心吧。
就是一进去咨询的时候是一个比较老但很健谈开朗的老师来接待我的。然后他问我是问专业还是问政策。我说都问一下吧,他笑说好然后我就开始说,其实当时没怎么想好怎么问(因为我其实就是想来要点好的条件的(毕竟虽然上不起国豪班但是比工科试验班调档线还是高好几分的不要点条件就亏了,但又不知道怎么开口()。
我说了半句,嗯就是我的分差国豪班一两分,就想读工科试验班。他问具体什么专业有没有想过?我:建筑这方面的吧。他于是说:哦,要认识你自己。(听到这句话我第一反应本觉得有些唐突的,后来意识到他是在为我解答专业的疑惑)建筑是一门很综合的学科,单有兴趣也不行,听过叶公好龙的故事没有?(我点头但他还是讲了一遍)除了兴趣也得有能力特长,(转过头看我爹)诶你家女儿还是有抗打压能力的吧?我说话很直。比如要有想象力,你立体几何和解析几何怎么样?我:(紧张)哦高考吗?都做对了。他笑得低下头:那我问你,解析几何是什么?我:就是,用坐标系……解决……图形问题?他点头又笑:解析是什么,是在笛卡尔坐标系下研究,几何是什么,图形问题。这种概念在高中数学书上找不到(比了个很薄的手势),但你们会做很多很多解析几何题(比了个很厚的手势),高中就是做很多题,然后你不知不觉明白概念。但大学不一样,(比很厚的手势)这是讲概念的书,(比很薄的手势)这是练习题,怕你忘了就练练手。懂了吧,这就是大学和高中学习的区别。说回来,建筑除了想象力,还得人性化,不能修个大广场没有厕所,修个商场没有吃饭的地方。诶,你爸爸生日是多久记得吗?我:我们一般过农历,额(紧张)……十二月初八。他问我爹对不对,我爹点头。他问过生日会有什么表示吗?我:会和家里人一起过,唱生日歌之类的(汗)(后来又突击问了我娘生日)他对我的回答没来得及做任何表示就急忙接着说下去:所以要*认识你自己*。选专业,要看兴趣,也要看特长。我喜欢足球,但只看不踢。也有人喜欢唱歌识不来谱呢!你说是不是,你懂没有?
讲实话心里还是稍微有些自傲,毕竟这几年读了挺多书也有不少想法要谈自我认知,我明白的道理自然比他一席话多。可一下被当作一个懵懂的孩子来指点,我还是感动得眼泪打转,因为好久好久没有人这么纯粹地跟我谈论从自我内心出发的未来选择,这么让我“于我心有戚戚焉”了。
前几次找职业规划老师咨询的时候她也一直劝我了解热门专业什么自动化生物科学人工智能,后来老爹也受了她的影响,总是劝我再看看。但是他们所谓的让我多看看,不还是多看看那些热门专业,反正他们没主动要求过我看看古生物学。有一次规划老师看我顽固不灵,就逼问我:你是对考古感兴趣,那你之后就业,一个月3000块,房租最少得1000吧,吃饭一天50要1500嘛,剩500块,你不用买衣服吗,朋友约你不用花钱吗,同学结婚不用给份子钱吗?住在一个小破屋里,你能接受吗?
我想起历史上的很多人,我在心里说,不违背自己的意愿而活我就能接受。
她语气很严厉,她说过她是个很现实的人,我知道再怎么说我也没法让她了解我的想法,这是由她的思想出发的衷心劝告,但这样的好意只能刺痛我,让我内疚,这样的强势只能让我不赞同又哑口无言。我很委屈,于是忍不住哭了(),你们总是固执地想改变我的想法,她问我为什么哭时我这样说,她否认说不是想改变你的想法,只是告诉你这个事实是我工作的义务。那天的面谈和之前几次一样没什么进展。
就业,前景,待遇,条件,分数效益最大化,所谓的职业规划的一切考量也不过是这些东西。我想起竺可桢的那篇关于基础学科知识教育的论文,那时我剪下片段贴在《录与思》上,以便常常翻出来看看。现实中已经没有身边人这样说了(尤其是我旧同桌保送走后到高考前,无论同学老师家人都是这样的实用主义),跨越时空交流的文字就让人无比珍惜。
这样一长段黑暗的时光,直到今天那个老师笑道“认识你自己”,总算透出一点光亮。
他又接着问,那你为什么想学建筑?我:(超紧张)嗯就是以前读了《巴黎圣母院》很有感触就是建筑就是石头砌成的书嘛要是能设计应该会很有成就感;其次它是结合了理科知识和艺术素养的这样一个很综合的……(他点点头:这算个理由)(他看重的这条理由是最关乎学习本质、知识本身的,也实在让我赞同);然后就是老了之后本来也想从事古建筑保护去维护一下祖国的那些遗产……
他说,挺好的挺好的,那你说说(指着旁边柜子上的花盆)为什么这个花盆要摆在最上面一格?我唯唯诺诺:呃不容易被人撞倒…他问还有呢?我:呃,嗯……他说:不会撞倒,就是安全问题,不会撞倒这么说,就俗了,要提炼。而且花瓶摆在上面,让人的视线往上看,就开阔了,是不是也美观?
话说至此,之前那个老师叫的一个历史建筑保护工程的学姐来了,那个老师就让位给她。学姐一来就连声说不好意思久等了,因为今天文科理科都是我在招待,人比较多……接着她听说我感兴趣的是建筑学和历史建筑保护工程这两门学科,显得比较开心,就开始介绍这两门学科不同之处,包括授予建筑学/工学学位的区别,从整个阶段课程的差距到之后研究方向分流……她身旁还有另外一位学姐,她讲到自己的历史建筑保护工程时转头看向那位学姐:其实大家都会有一个误区就是历史建筑保护工程就是考古的,(两学姐相视一笑,她又转回头)其实很不一样,我们会学习从保护抢修一个古建筑,到设计再开发,让古建筑融入现代社会……说起来我真的很喜欢你(看向我),就是感觉气质就很适合学我们建筑这块的。我内心:学姐请让我为你卖命。
她又谈起:感觉现在建筑确实没有以前热门了,今天来咨询的都是其他热门专业,但是我还是觉得“大热必死,大冷必活”(两学姐又相视笑笑),你遵从自己内心喜欢就好。哦对了你分这么高要不跟你签一个推免吧。就是保研,主要满足一些很低的条件,就能获得保研资格,可以保本校也可以保外校清北之类的,你写个申请书就好。但因为我们本校的建筑是最强的了,大家很多都会选择保本校。诶你是成外的学过小语种吗?我摇头。要是学过德语,柏林工业大学的建筑特别好,之后也有机会申请留学的。(正好这几天在多邻国学习德语的我内心狂喜,打满鸡血)我连连点头:好好好。于是她拿了协议来,我兴高采烈地签了。
先前那个老师正好路过,看到我在签协议便很高兴,跟学姐说他刚刚在和我谈建筑(大概把他和我说的要点又重复了一遍),我问她解析几何是什么,问她爸爸生日知不知道,她都知道,挺好挺好的,嗯还知道巴黎圣母院……学姐:哇老师你这个面试还做得充分啊哈哈哈
我爹在回去的路上说这个推免也不能全信,这让我感到难以置信,又同他吵了好一会儿,他说的话句句是我最不赞同的观点,我不愿回忆记下,希望我尽快忘记。
只是说当然每个大学的招生都会有画饼的成分,但同济的方式是那么的独特。想起早上去招生会时,我爹咨询xx学校的校友会,他们的说法便是:大家都评价在北京,xx学校就业是比清北还好的,进去也没有不好的专业,而且你家妹妹身材这么好,进去说不定连终身大事都解决了,哈哈,xx学校帅哥很多的。我一点笑不出来。
晚上表哥也关心我填志愿的情况,他很耐心地跟我谈了许多,(而且他是学智能建造的就比较专业对口),他想提醒我的重点就是:怕选了这些专业后和我毕业后想干的会有出入。(这点我还是多感动的因为他着眼的是建筑的大器晚成和行动受限,我个人内心能否承受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又是一番挣扎,最后我回复如下:“就是我昨天又想了一下,我觉得还是想读建筑,自己确实就对这种综合理科和艺术的学科感兴趣,在大学深造会比较有动力。至于之后在社会上的就业困难还有理想现实的落差什么的其实心里还是有一定准备的💦,但只要是我自己的选择,就没什么好怨天尤人的,但如果选了个自己不是很喜欢的专业,遇到点挫折就很容易抱怨摆烂了。反正就是感觉能学习喜欢的知识是比之后就业好或者有成就什么的重要一些,我对自己未来是有美好的设想的但也有想过最坏的打算,甚至真的之后去殡仪馆当火化工什么的我觉得也行[掩面](视频里说这工作不用和活人打交道我甚至心动了一下hhh,谢谢你和我聊这么多!”
感谢一直以来从他们自身视角为我考虑的所有人,即使我有时并不全然赞同,即使我仍要固执己见,但他们的想法让我对未来有了更慎重的准备,让我的思想更加斯多葛式了()更感谢那些也许一声不吭但默默支持我的人,也感谢拥有理想还未老去的我自己。
如果理想是浮沫般的幻影,也请不要剥夺我在破碎前拥抱它的权利;我不知是什么时候变得如此不可动摇,但大概在望见理想之前,自己也曾经只是一团易碎的泡沫,在这冰冷的现实河流之上。
题外:我是个邋遢鬼咨询完吃完午饭发现准考证掉了怎么也找不到😭
6月27号后日谈:今天去找了职业规划的老师最后确定志愿,她人变得好好,可能我太执着了确实打动她了(掩面),她特别尊重我的选择,还帮我向我那执着于让我冲院校的爹娘解释我的想法(我的思路就是上交这种根本没有冲的必要因为这学校完全没有我想要学的专业,就算是进去了也不知道转专业的方向)她听我要冲人大就知道我是奔着之后转考古学去的,不过大概率是同济走了,还说建筑学虽然在走下坡路和国家发展情况有关但这个行业并不会消亡,如果能进入顶尖专业学校还是不愁没有工作的,之后要一直留着我的电话看7年后陈建筑师成什么样()
调档线出后补记:虽然今年人大南大调档分都降得我都稳进了但因为在志愿截止前本人考虑到了这种情况于是把这两所本来要冲的院校都调到同济之后了hhh虽然总之是没啥悬念了。
7月30日后日再谈:拿到同济录取通知书了诶嘿,喜欢那本藏书票和封皮的划船动态设计!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