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得来好像没法叫19岁生日感言了的年度随笔

原题:大家好我在打ff7re所以生日感言鸽了

rt,先趁着17号还没过占个坑位()

真的在写了在写了(又在打hpl所以再鸽一阵(喂!

啊啊啊好忙!!!!!!!!!等我!!!!

好的以上就是咕咕罪状实录。以下正文,完稿于2025.3.14:

今年生日颇有些巧合:正赶上sitp的首次线上会议、出第一学期成绩、鲁迅公园的迎春活动、花样年华定档、乃至大卫林奇的去世…… 当然,还有阴阳两历生日的重合。

下午阳光尚好,老人不似前几次所见的多,往常专供相亲和报旅游团的街道不见他们再扎堆。一路乐器声寥寥,合唱团被冬风和展销会占了地盘。白衣舞剑者并不常在林径的尽头显圣,但所幸还有地砖为纸清水作墨的书法家容我驻足(却也小心翼翼,上次便无意作了第欧根尼前的亚历山大)。沿岸枫红的寿命竟不到两个月。纪念馆开了两个新的临展,观毕便迫不及待往服务台盖新年首月的套色章。出馆时目光又不自主地落在那具象化了“冷峻”的雕像上。走至半路,忽而扭头扎进沿途的地铁口赴往商场,大学生活的自由感让我默许了不少兴起之举。提着特产礼品袋进入校门口的罗森时,还由此为话头与收银阿姨寒暄了几句。觳觫、去空间化、洋泾浜,词汇和配料胡乱地和在饭团里被咽下。然后我追平最后几话漫画,不愿沉浸于那种怅然若失,又打开电脑启动了角色扮演游戏,直到钻进被窝,现实在这普通一日的末梢屈尊成了另三个世界的短暂过渡。

这天经过文豪广场的心境几乎让我找回高三的思考状态:大概是一种收敛的,又不停碰撞着(在冥想时仿佛能有形感知到的)的惶惑。

生日那天倒只来得及写完当日的回忆。

休假是一种稀释,没人不喜欢这样被泡在其中,即使荒度也毫无愧疚,时间的概念也这样被溶解。可回首的乏力、因记忆软化而生的淡然(由表及里的遗忘)也终会被自己察觉,真是让人难过。

我忽而原谅了图书馆里的咖啡机——那家伙制作的“冰牛奶”是热牛奶里加碎冰块。

只是还不愿负了曾经的自己,那人心心念念着要回顾大学第一学期的可贵与幸运,要以“三场最后一课”为线索,渡过高三到大学的记忆鸿沟。而巧也不巧,这时隔两月后重新振作的创作欲,也恰是又经历了一场“最后一课”。那就抓紧写点什么:

高三记忆的淡去快得超乎我的想象,不必要也不愿重摘述手边那本驳杂的日记。只好信手圈几笔似是而非的印象。

高三那晚上我在宿舍里打着台灯看完了《文学回忆录》,总是和我天马行空地探讨、用言语也用物理手段争辩的室友已经歇下(也只有她忍得下我这烂脾性)。“最后一课”中陈丹青对木心先生在散场时的不舍神色的描写让我也恍惚良久。文字传递的是错位的孤独,作者和读者,讲者与听者都意识到自己是最孤独的那一个。“文学是可爱的,生活是好玩的,艺术是要有所牺牲的。”就像在一个崇高的大千世界徜徉,短暂地受庇于尚美而明澄的心灵之下,这时听到钟鸣渐近,迷蒙中泛着泪,了然好梦将醒了。那样的心情让现在的我怎么说都会俗了,但我还将长久地静默地怀揣着它。

高中的最后一节课是语文,胡老开玩笑式地谈着这奇妙的宿命感,她说了好多好多,几乎足以让我回想起整个高中与她每次的交心:在b班教室、在她的办公室、在讲台旁,在教学楼一楼的路口、在作文纸的无数行文字间乃至一副藏头对联上……我埋着头,不敢看她清丽的面庞——我想起高一报道时她来我们教室作自我介绍,说起自己的大学和主修辅修专业,我在心中惊叹,初见真只作胡老是刚毕业的大学生——我埋着头,怕对视便流下泪来。

现在仍能想起各位老师风格迥异却同样拥有让人感动的真挚的最后一堂课。我无数次地庆幸入学第一学期诸多相遇的幸运,即使这些相遇实际上那样生疏,生疏到之后在校园中再遇见也没法不造成困扰地打个招呼。大学的第一学期最后一节课是西方近代哲学经典,我最喜欢的一堂课,这似乎也暗藏这某种宿命,那周本是最后一节的近代史纲要调成了提前的线上课。理性会为与自己所思的差异之处而惊叹,感性则为与自己所念的相似之处而触动,而那门课则是能同时令这两者折服的存在……

写作的当下刚上完同一位老师在一门“拼盘课”的最后一课,心绪几乎与上学期末重合,许是雨夜的催化效应,谢幕的感动更深了许多,但也浸满了怅然若失,后续便留在日记里吧,此篇的回忆就到此了。

最后回归理性地总结下今年的文字工作:大多是评论性质的文字,其间也夹杂着一些随笔,大多时候在迫切地输入,输出时总暗含着对思路格式化与词句贫瘠的焦虑。

见到了颇多令人拍案叫绝的文字,更清雅的,更浪漫的,更深刻的,更缜密的,更哲学的,更意识流的,更环环相扣的……倒也更加明白了自己“还很幼稚,又颇急躁。”

总想着自己的文字应该慢一些(然绝非赞成一种虚度,反而更应惜时地琢磨),慢得还没赶上语言的彻底西化,慢得把所有的语块分出轻重缓急而非一股脑地连接,慢得读者(包括我自己)能有闲心抿一口茶再翻页,慢得尚来得及回头看见那些文学巨擘,再远远招个手。

那么致今岁的自己:记得每堂最后一课的感动,之前总是火急火燎地驱赶着压榨着现在,如今也不妨有一点旧可以怀、一些梦可以盼,大学交集的浅而短也是一种携着淡淡遗憾的诗意;不要在怀疑之前就受热情驱使而笃定那个终极命题,但又别苦闷得来忘了不务正业;别总为评价体系懊恼,若是得意便乘兴去自学些数理,若是失意便恣意地落笔吧。在树上接过迪·隆多男爵的剑。

来一个new year resolution环节:今年要写出一个非常个人向、两边不讨好的本(因为已经有构想了所以可以这么形容()然后尽量捡一下那本小说……然后就是读书、练速写、学德语和各种软件,下学期要争取去学哲学微辅修。现实一点的就是还有省钱甚至试着赚赚钱(总之别再当败家子了!


评论

《 “拖得来好像没法叫19岁生日感言了的年度随笔” 》 有 2 条评论

  1. 蓼萧 的头像
    蓼萧

    哈哈哈哈哈我也是,忙起来了平时写的东西就只剩下论文了😭😭😭

    1. 对对对对ww假期应该抽空就写的,这学期一开学各种课就上强度了真是悔不当初…共勉吧老板(/ _ ;)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